附件1:
大二女生借裸条贷欠下50万 家长被逼卖房
(转载中华网)合肥某职业学校一大二女生小静(化名),就通过“裸条贷”借钱用来和男友花销,结果陷入泥潭。其借来自用的本金不到5万元,一年不到,欠下的贷款本金已高达30万元,本息合计更是达50多万元。还不起钱后其裸持身份证照片被曝上网,家人电话也被催债电话打爆。不得已,家人在报警同时,正变卖唯一住房还款。
事件:女生交男友花销大 裸照抵押高息贷款
前段时间,一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合肥一职业院校大二女生小静,以唯爱冷光美白仪投资为由,用裸照抵押且伪造其父亲担保书,诈骗携款潜逃,已经失联一个星期。目前已经有多个被诈骗受害人。微博中还曝光了女孩“裸持”身份证的照片,其家庭住址、学校宿舍地址、专业、父母、学校老师甚至同学的联系方式都被一一公布,微博一发立即引起轩然大波。根据图片中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上了小静的父亲张旭(化名),他告诉记者,微博爆料内容除了女儿伪造自己的担保书,其他都是虚假的。“她的确在外面欠了不少钱,但没有诈骗。”张旭告诉记者,女儿大一时瞒着家人交往了一个男友,花销比较大,自己家境又一般,女儿没钱就通过网贷平台,利用“裸条贷”的方式借钱,本金就高达30万元,与她有“贷款”往来的网贷平台及放贷人,有59家之多。“这30万元绝大部分并不是借来花的,而是借来偿还前期欠下的债,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结果欠得越来越多。真正她借来自用的钱,差不多不到5万块钱,结果一年不到,现在本息合计50多万元了。”张旭告诉记者,女儿“裸条贷”借款的周息高达3分,“1万块钱一星期的利息就高达3000元。”债主追债不得散播其照片等隐私。小静最初是通过“校园贷”的方式借钱的,后来钱越借越多,还不上,只得利用裸条贷的方式“借贷养贷”。她通过父亲向记者强调,这些号称自己骗钱的所谓“受害者”,都不是自己的所谓合作伙伴,都是放贷者,在网上曝光自己照片,都是为了逼迫她还债。
事实上,小静逾期后,放贷者逼债的对象已经蔓延到了其身边的人,有些放贷人在小静所在学校的贴吧曝光她的资料,甚至将不实短信发给其同学,连最近3个月内跟她有过联系的人,都收到了这些不实信息。除了小静之外,张旭等家人的生活也被逼债者的电话“搅”得乱了套。“催款电话每天平均能接30多个,最少的一天也有15个。”张旭说。“现在事情已经出了,女儿承受的压力也特别大。我现在正在跟这些放贷人联系商讨,看看能否先归还本金,再补偿些利息。”张旭说,大部分放贷人还好点,“有六七个放贷人不太好讲话,在微博上放出我女儿照片,造谣说她诈骗后失联的也是这其中的人。”张旭说,“女儿涉世未深,也意识到她犯了过错,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小这些照片对她今后生活的影响。再给她一次机会。”
父亲准备卖房还债 并已向派出所报案
张旭在一家私营企业当驾驶员,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妻子在当地菜市场收费,一个月就拿1000多元,家中还有一个刚上五年级的小儿子,生活本就困顿,为了还钱,他开始着手借钱,同事邻居、亲朋好友,他求了个遍。因为高息,债务还在“滚雪球”。无奈之下,张旭决定把家里住的房子放在网上售卖。“一个正常的家庭怎么会变卖唯一一套住房呢?我们家现在的经济状况真的是崩溃了。”他说。
目前,就女儿照片被对方曝上网一事,张先生已经向辖区派出所报警,警方正在调查此事。
采访中,张旭告诉记者,在女儿身边,这种以“裸条贷”形式放贷的校园贷,非常泛滥。“在安徽一所非常知名的211高校,有一个学生以前就通过‘裸条贷’借钱,本息十几万块钱,后来还不上,家里人才知道的,想办法把她这个钱还了。目前她在给别人放贷,我女儿也从她这借了钱。”张旭告诉记者,自己和这名放贷人联系后,“她人也不错,也是为了图个良心,就把我家女儿的债务减免了一部分。”
张旭说,“裸条贷”的危害是非常深远的,他之所以站出来接受记者采访,就想用现身说法的形式,警醒社会上的其他学生包括学生家长,认清这种“校园贷”的真实面目,不要再上当受骗。“作为父母,尤其要监管好自己孩子在校园里的行为,他们的财务状况。教育子女勤俭节约,消费量力而行。”张旭希望以后能少几个像自己女儿这样的受害者出现。
附件2:
网上的大学生债主:借钱放贷遇违约潮,有人欠47万退学打工
(转载至凤凰资讯) 继“裸条贷”、“陪睡还贷”后,在高校校园“借贷链条”的上层,还有一群大学生“债主”,或先借钱后放贷赚利息差,或向父母、亲友、同学借钱后放贷,却深陷网贷平台违约还贷危机。
被网贷平台“借贷宝”的高额利息所吸引,曾轲(化名)在贵州一所高校读大二时四处借钱投入借贷宝中,成为一名“债主”和“中介”,希望通过低利息借入、高利息借出的方式,赚取高额利息差,“2000元一天就能赚上百元。”
然而从2016年5月中旬起,曾轲遇到一波“逾期潮”,借出的钱中有47万元收不回来,借入的钱却因逾期一直在叠加利息,“原来借入17万元,现在加上逾期费,变成了23万元,3个月涨了50%。”
这个借贷宝中链条中的“上家”,为偿还高额债务,今年9月,他放弃升入大三,退学打工,但目前每月2000元的工资仅够其生活开销。
从网上放贷者成为负债者的大学生,曾轲并非个例。
在湖北读大三的陈毅斌(化名)如今面临着同样情况,27万元的放款收不回,导致自己借入的债务逾期,“原来借了11.9万元,现在变成了17.4万元。”
这些本该在校园里求学的学子,在借贷宝等网贷平台的危机中迷失,对自己的人生未来失去了同龄人本该有的自信。在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交谈时,曾轲和陈毅斌多次提及“撑不下去了”、“有时真的想自杀”。
在他们看来,除了自己想快点赚钱的心理,借贷宝的一些问题也是造成大面积贷款逾期未还的原因。比如,曾轲能先从借贷宝上用相对低的利息借到钱,然后再将这笔钱在借货宝上用相对高的利息放贷,这明显存在管理漏洞。
曾轲说,借贷宝、趣分期、名校贷等涉及校园网络贷款的平台,其借贷、放贷门槛相对银行等正规金融部门非常宽松的运营模式,很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很多人都是借上家的钱给下家,一旦中间有人借了一大笔钱卷款跑了,上家就都会受牵连。5月份就有一个人卷了1000多万元消失了。”
借贷宝宣称的“借给熟人风险较小”、“单向匿名借贷模式”等模式,在他们看来,也存在问题和风险。当他们真正投入进去后,才发现所谓的“熟人圈”,不过大多是网络上陌生的网友,这些网友的信息在淘宝上30元就能买到1000个。然而,发现真相时,由于被高额利息吸引,他们放贷的脚步已经停不下了。
借贷宝宣称的“完善的催收机制、逾期率不超过0.1%”在曾轲看来更是“可笑”,他的“借贷宝”催收记录显示,借货宝的催收员已多次拨打债务人电话,但电话一直占线,而借贷宝往往根本不知道债务人的真实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电话打不通往往就只能先算了。借贷宝客服还让曾轲提供欠债人的信息,可曾轲知道的只有电话和QQ号。
想起诉借贷宝连带还钱或积极催债吗?借贷宝在借款时要求签署、却很少有当事人会认真读的一份“借出协议”中明确,它只有充当证明人的义务。这份协议被律师评价为是对借贷宝“无本万利”的协议。
据近日发布的《中国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48%的受访大学生称无法识破校园贷诈骗陷阱,23%的受访大学生相信存在无风险且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容易被高利息诱骗。
对此,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防止非法机构野蛮生长,为大学生投资理财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学生理财也需要更谨慎。”
附件3:
邢台多所高校学生陷校园贷诈骗 涉案超百万
(转载至南方网)昨天,河北邢台一高校学生郭丽(化名)反映,今年5月,有人以做兼职刷单为由让学生注册校园贷款平台,通过学生贷款平台办理贷款,向学生保证不用他们偿还贷款,每单向学生返现20至50元。几个月后,该人失联。目前,邢台多所高校超20人受骗,涉及贷款金额近100万元。
邢台医专大三学生郭丽告诉记者,今年5月时,经同学介绍,她到一个名叫杨鸿雨的男子处做兼职,“当时说是做刷单,每单给我们20到50元”。带上身份证、学生证到约定地方后,杨鸿雨要郭丽下载了爱学贷、优分期、分期乐等5个校园贷款app。
杨鸿雨当时向郭丽等人承诺将会还钱,要他们不用担心。实际上,杨鸿雨只向部分学生偿还了两三个月的平台分期贷款,9月份时,基本不再还款,学生多次联系也几乎不回复。记者多次拨打学生提供的杨鸿雨电话,发现无法接通。
上个月,受骗学生曾找到杨鸿雨家,杨鸿雨的家人承诺在上个月月底替他还钱。9月底再去时,学生发现也无法联系上杨鸿雨的父母,家中也是人去楼空。经过学生自发统计,受骗学生集中在邢台医专、邢台学院、邢台军需学院等高校,人数超过20人,涉及贷款金额将近100万元。
与此同时,是借款平台还款到期时,学生们遭到平台电话、短信、邮件催还贷款。郭丽的五个贷款平台上共借贷3万左右,现在逾期的滞纳金加上利息已经是3.5万多元,“还给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打电话,让我们还钱还利息,欠钱这么多,我们已经无心学习了”。郭丽称,做兼职的学生多是家庭条件困难。
对于上述大学生借贷事件,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教授朱巍表示,杨鸿雨等人通过学生进行违规套现,涉嫌诈骗,建议学生立即向警方报案。朱巍建议,大学生不要因贪图小钱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记者樊瑞)
附件4:
又有大学生自杀!不能再忍,15个部委出手了!
(转载自中国青年报)21岁的大学生郑德幸死了。2016年3月,他以决绝的方式,从8楼跳下。他欠下60多万巨款,而父亲一生的积蓄只有7万。生前,他试图通过打工的方式完成自我救赎。临死前,他只有38.5块钱。一个缺乏约束和自制力的男孩,遭遇野蛮生长的贷款网络,“合谋”之下,走向毁灭。
郑德幸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14级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大二学生,自去年2月赌球,冒用或借用同学身份信息网贷,欠下60多万巨款。无独有偶,近期被爆出的由于“校园贷”无力偿还的自杀自残或被骗的大学生层出不穷。
小郑说,他之前惹祸,家里就花了不少钱,所以这次才没向家里求助。通过搜索关键词的方式,在网页与新闻客户端中搜索有关“大学生”“校园信贷”“被骗”等字眼发现,前3页中有关于大学生借贷问题的案件就达13起,涉及大学生人数500余人,涉案金额达1032.5万元。
据报道,6月份,校园贷曝出“裸条”借贷,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宝,被要求“裸持”(以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为抵押)进行借款,逾期无法还款则被威胁公布裸照给家人朋友。京华时报记者曾于8月26日报道暗访“裸条”借贷全过程。
京华时报曾报道,10月初,湖南文理学院大四学生黄帅借用18名大学生个人信息贷款50余万事发,“校园贷”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关注。同月10日,洛阳理工学院一大三学生王旭(化名)告诉京华时报记者,该校学生张某借用60余名同学的个人信息贷款百余万后休学。14日,吉林动画学院的学生反映称,从去年12月至今,一个叫申季阳的人以做兼职刷单为名,让学生通过校园贷款平台借贷,今年8月申季阳失联。警方表示,此案共涉及7所大学、50余名学生,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15日,河北邢台一高校学生郭丽(化名)反映,今年5月,有人以做兼职刷单为由让学生注册校园贷款平台,通过学生贷款平台办理贷款,向学生保证不用他们偿还贷款,每单向学生返现20至50元。几个月后,该人失联。据了解,邢台多所高校超过20人受骗,涉及贷款金额近100万元。
资料显示,“被借贷”人数最少、总金额最低的一起,为广州两名大学生兼职时被骗借贷,对方以方便日后工作为由,要求两人下载指定APP进行贷款,二人共计被骗4万元。涉案总金额最高的一起,大学生共计50多名,涉案金额200余万元。其中,涉案人数最多的一起,被骗大学生达百余名。其中,河南大学生郑德幸、广西大学生陆宗愉二人因无力偿还欠款,分别于今年3月9日、10月9日自杀身亡。
是谁在用“校园贷”?
据了解,校园贷通常分为三种: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调查显示,借贷的学生主要是二本、三本院校,其次是大专(高职);且月生活费在1000元至2000元的学生为借贷的最主要群体。
学生借贷的最主要用途是什么呢?调查显示:贷款的首选用途是购买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占33.1%;其次是用于某个阶段超支的生活费,占18.0%;第三是开学阶段的学费、杂费,占16.1%;第四是交友的支出,占7.10%;第五是娱乐的支出,占5.8%。双变量的数据分析显示,女性购买服装、包袋的支出超过男性4个百分点;月生活费在1001元至2000元的受访者借贷购买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超过4成。显然,这个群体的受访者有购买手机的欲望,且自己感觉通过分期付款能够承受;在读研究生的借贷用于超支的生活费的受访者超过平均值7个百分点;借贷用于支付学杂费最多的是月生活费用在1000元及以下的受访者。
大多数学生借贷以后如何归还呢?
调查显示:受访者首选是主要由自己打工归还,其中女性受访者超过男性受访者5个百分点;其次是临时借贷,等到家里给生活费再逐步归还;第三是一旦遇到归还困难,就借新贷还旧贷;还有近2成的受访者表示,等到奖学金发放归还;还有近1成的
受访者朱先生表示:“学生借贷,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借新贷还旧贷。还有就是借贷以后,长期不归还。目前出现的极端案例基本与此有关。”
那么,借贷的学生还贷逾期的情况如何?调查显示,回答“您或您的同学好友有没有拖延还贷的现象”这一问题时,有3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熟悉的人有逾期还贷现象,甚至因此导致利息超过本金的情况发生;有32.6%受访者表示,不是很清楚;表示自己和熟悉的人当中没有逾期还贷现象的为30.2%。
于逾期还贷的现象,受访者有两种解释。受访者陈小姐表示:“逾期还贷表明,有些借贷者的‘财商’有问题,借贷的时候不考虑自己的还贷能力,到期手头没有钱,只能逾期。”
受访者张同学则有不同看法,他说:“其实,大部分同学的逾期并不是有意的,有的是忘记了,特别是男同学。有的则是一时手头紧,过几天也是正常的。特别是有些借贷公司开通了手机提醒功能以后,逾期的现象应该大大减少了。”
“校园贷”蓬勃生长的理由
不管是按期还贷,还是偶尔逾期,或者久拖不还,受访者对于借贷的利息和违约金等费用普遍感觉太高了。认为违约金太高的达56.4%;认为合理的为18.9%;表示没有比较过的为24.7%。认为利息太高的为55.7%,认为服务费过高的为38.0%。只有手续费一项,认为合理的受访者超过了认为手续费过高的受访者。
问题是,尽管受访者认为利息和违约金太高,为什么还要借贷呢?
调查显示:52%的受访者表示,网上的校园贷门槛低,手续方便;其次,是直接可以贷到现金;第三是到款速度快,有受访者表示,最快的只要几个小时贷款就能到账。另外,有关公司通过在学校设摊,由高年级学生“地推”,也得到学生、尤其是入学新生的信赖。
《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出台 校园贷市场正在瓦解
随着监管之声的临近,校园贷市场的重负越来越大。不少平台直接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也有平台虽未放弃,但转型、升级比比皆是。昨日,分期乐宣布升级为乐信集团,保留了“年轻人互联网消费金融品牌”分期乐。这个从校园贷起家的分期平台,在继续校园贷业务的同时,更将着力发展白领、蓝领群体。
一位校园贷业内人士认为,做校园贷风控系统尤为重要。“重点大学并不意味着坏账率更低。”该业内人士介绍,在核准合理额度的同时,也要防范商户套现等骗贷问题,“很多平台因诈骗而垮台。”
自3月份有学生因欠款60多万校园贷而自杀后,教育部、银监会等部委多次发文提示风险,多地地方金融局也下发配套细则。在上周银监会等十五部委联合发布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校园贷更是与房地产行业并行,列入了重点排查领域。
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商会秘书长张国栋称,校园贷从2014年开始兴起。该产品之所以能出现,还是因为有市场需求。目前,整个互联网金融是小额分散的形式,很多都是信用贷,如贷款者未能如期还款,逾期的利息将越滚越大。他认为,贷款平台在严格审核人证合一、核实贷款汇入贷款人账户的同时,更要尽到风险提醒的义务,让大学生明白不能如期还款的后果,“让他们明白风险所在”。
张国栋称,“很多平台在做大学生校园贷的时候只注重把量做大,把市场铺开,但对借款人的风险提示做得不够”。
专家建议:最好别用!
中山大学金融系黄教授表示,从行业角度说,大学生的确属于比较优质的贷款对象。“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学生要从网络平台借款?与传统银行给予大学生的信用贷款相比较,网络平台贷款的利息和手续费都要高,且信息不透明。”黄老师说,“不太赞成大学生为了提前消费或者做生意,甚至借钱炒股来贷款。这种贷款不但给自己增加压力,产生违约的话也很容易追溯,得不偿失。”
广东财经大学张老师建议,应加强对大学生基础金融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风险意识,培养学生的“财商”。大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消除懵懂的借贷心理,才能理性借贷,不被一时的享乐冲昏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