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城院团发〔2014〕11号
关于组织开展湖南城市学院第七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各学院团总支: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同时为湖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优秀作品,学校决定开展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2014年9月—2015年4月
二、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全面发展、迎接挑战。
三、参赛对象:在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四、竞赛过程
2014年9月,校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启动,由立项申报、项目实施、学院初评、学校复评、决赛答辩、展示推报六个阶段组成。
1.申报立项阶段(2014年9月-11月)。各学院广泛宣传发动,向师生征集“挑战杯”竞赛选题,指导开展立项申报活动。校团委对立项申报书进行初审,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认立项作品名单。
2.项目实施阶段(2014年11月-12月)。校团委将对立项作品负责人进行培训;项目作品立项,各学院组织、支持、监督立项团队的项目进展,及时沟通信息。各立项团队根据研究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为初评作准备。学校鼓励各项目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作品社会影响。
3.学院初赛阶段(2014年12月上旬)。各参赛团队上报作品至院团委,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初评,提出修改意见。各院经过初评,将作品向校团委推荐参加复评。
4.学校复赛阶段(2015年1月上旬)。校团委依实际情况对参评作品进行一定分级和分组,并按相应评分标准,聘请专家进行书面复评和复审答辩,确定入围决赛答辩作品名单。作品的形式审查由第一作者所在的院系完成。校团委有权进行复查,一旦发现不合格者即取消其参赛资格。
5. 决赛答辩阶段(2015年3月上旬)。校团委聘请专家进行书面评审和决赛答辩,并提出奖励名单。获奖作品将成为我校参加湖南省“挑战杯”竞赛的重点考察对象。
6. 展示推报阶段(2015年3月中旬-4月上旬)。在学校展出所有获奖作品,对作品进行进一步指导,提升作品质量,并最终确定参加省赛作品名单。
五、实施细则
(一)作品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2.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含调查报告、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3.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者必须全部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作品进行评审。
4.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以前一年内(2013年7月1日后)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内。
上年度在省级学生科技竞赛获奖作品原则上不能申报,但作品修改面达30%以上,可继续申报参赛。
5.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与挑战同行”暑期调研计划作品无需参加立项申报,成果直接参加学院初评,计入学院申报数量。
6.对参赛作品形式的规范。所有参赛作品的有关资料都必须是中文的(发表作品为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者,要附有汉语文本),以四号楷体字打印在A4纸上(文章版面尺寸14.5cm×22cm);作品中不可含有作者及指导教师相关信息,否则将被取消复评资格。人文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发明制作类作品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实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等。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也可一同附上。
7.参赛作品必须聘请指导教师。有兴趣、有专长的但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我校教职工也可担任指导教师;鼓励我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非本校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经所在学院允许,方可担任指导教师。
8.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推荐者所在单位确认。
9.参赛作品应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二)申报要求
1.参赛团队应在本届比赛的文件中下载统一的表格、封面模板(其中的内容和格式不得修改),表格内容应填写完整,字体、字号、行距、段间距应符合统一要求。竞赛期间遇到问题,请与所在学院团委科创部联系。
2.各阶段上交材料安排:
立项申报阶段:11月20日(周四)前,上交立项申报书(附件1)一式一份、统计表(见附件)一份;
学院初评阶段:12月30日前,各学院上交初评总结一份;
学校复评阶段:2015年1月10前,上交统计表(见附件)一份、作品申报书(见附件)一式一份、参赛作品一式一份,其中作品申报书和参赛作品须分别装订;
以上材料均需提供电子文档,由各团总支汇总打包成压缩文件,统一发送至校团委邮箱:hncytw@163.com。电子文档与纸质材料内容要保持一致,不得变动。申报材料应由各团总支统一报送,校团委不受理个人申报。
六、工作要求
(一)各学院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争取学院党政领导和专业教师的大力支持,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和指导工作,及时上报工作材料,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各学院要按照“按需设项、据项设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结合学院特色选拔各专业的学生组建团队,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队,注重突出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 各学院要安排具体人员进行负责,同时指导、帮助学生按要求严格履行申报手续;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努力提高参赛作品的规范与质量。
附件:
1.湖南城市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申报书
2.湖南城市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3.湖南城市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立项统计表
4.湖南城市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统计表
共青团湖南城市学院委员会
二○一四年九月十八日
附件1
湖南城市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立项申报书
作品名称:
学院年级:
作 者:
指导老师: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年 月
将选择的类别用√代替□
项目名称 |
|
个人作品 □ |
团队作品 □ |
所属学科 |
|
申请人或团队 |
姓名 |
|
|
|
|
|
学院 |
|
|
|
|
|
年级 |
|
|
|
|
|
第一作者 |
|
所在学院 |
|
联系 电话 |
|
导师 |
|
职务/职称 |
|
联系 电话 |
|
|
|
|
|
|
|
申 请 理 由 |
项目实施条件(申请人或团队条件、导师条件、设备条件等) |
申 请 理 由 |
项目实施计划(步骤、方案、时间安排等,若页面不足此页可重复) |
项目 创新 点 |
|
预 期 价 值 和 成 果 |
|
第 一作 者 确 认 |
签名: 年 月 日 |
导 师 意 见 |
签名: 年 月 日 |
团总支 意 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校 团 委 意 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附件2
湖南城市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学院年级:
作 者:
指导老师: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成果直送作品
年 月
将选择的类别用√代替□
说 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情况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打印,此申报书可复制。
4.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5. 其它参赛事宜请向校团委办公室咨询。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
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分团委意见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申报者情况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学院全称 |
|
专业 |
|
现学历 |
|
年级 |
|
学制 |
年 |
入学时间 |
|
作品全称 |
|
毕业论文题目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单位电话 |
|
合作者情况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所在单位(学院全称) |
|
|
|
|
|
|
|
|
|
|
资 格 认定 |
团总支 意见 |
是否为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我校中国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是 □否 若是,其学号为: (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院、系负责人或导师 意见 |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 □否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校团委 意见 |
本作品是否通过格式审查合格 □是 □否 (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分团委意见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申 报 者 代 表 情 况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院系全称 |
|
专业 |
|
现学历 |
|
年级 |
|
学制 |
年 |
入学时间 |
|
作品全称 |
|
论文题目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单位电话 |
|
其 他 作 者 情 况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所在单位(学院全称)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 格 认 定 |
团总支 意见 |
是否为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我校中国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是 □否 若是,其学号为: (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 |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 □否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校团委 意见 |
本作品是否通过格式审查合格 □是 □否 (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说明:
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
3.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在此列。
作品全称 |
|
作 品 分 类 |
(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 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 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 工、生态、环保等) |
作品撰写的 目的和基本 思路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
学 术 论 文 文 摘 |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及所获奖励 |
|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技术及技术文献的检索目录 |
|
申报材料清单(申报论文一篇,相关资料名称及数量) |
|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作品全称 |
|
作品所属 领 域 |
( )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 |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
作 品 摘 要 |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 |
|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 |
|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
主要调查 单位及 调查数量 |
省(市) 县(区) 乡(镇) 村(街); 单位 邮编 姓名 电话 ; 调查单位 个, 人次 |
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
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3.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
作品全称 |
|
作品分类 |
(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
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 |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 |
|
作品所处 阶 段 |
( )A实验室阶段 B中试阶段 C生产阶段 D (自填) |
作品可展示的 形 式 |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样品 |
使用说明及该作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供该作品的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
|
专利申报情况 |
□提出专利申报 申报号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已获专利权批准 批准号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未提出专利申请 |
|
|
|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
附件3
湖南城市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立项统计表
院系(盖章):
序号 |
作品名称及类型 |
第一作者 |
学院年级专业 |
联系方式 |
指导老师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表格中填写的内容为举例说明,不做为实际申报项目信息,各院系在填报时可将该信息删除;
2、作品类型用代码表示,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代码为“N”,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的代码分别为“S-R”和“S-P”、科技发明制作类A、B两类的代码分别为“T-A”和“T-B”;
3、指导教师需注明职称;
4、请在备注栏中注明该项目团队成员最高学历,如“学士”;另外,推荐资助项目也请在备注中注明,如“推荐资助”。
附件4
湖南城市学院第七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统计表
院系(盖章):
序号 |
作品名称及类型 |
第一作者 |
学院年级专业 |
联系方式 |
其他作者 |
指导老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表格中填写的内容为举例说明,不做为实际申报项目信息,各院系在填报时可将该信息删除;
2、作品类型用代码表示,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代码为“N”,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的代码分别为“S-R”和“S-P”、科技发明制作类A、B两类的代码分别为“T-A”和“T-B”;
3、其他作者指除第一作者之外的作为,须简单注明该作者所在院系;指导教师需注明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