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2日学术委员会通过
为引导我院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促进优秀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和优秀科研领军人物的成长,更好地为地方特色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根据湘城院发[2020]23号文件关于印发《湖南城市学院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及“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我院拟启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建设目的
建立持续稳定、特色鲜明的科研创新团队,从而提升学院的科学研究整体能力;改变现有多数教师科研工作上的“单打独奏”现状,形成合力;促使青年教师尽快在团队中确立研究方向,进入研究角色。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一个周期(暂定三年)的建设,争取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或横向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取得新突破;争取在国家级、省部级等有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奖励上获得更大突破;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群体,推动其进入国家级和省部级层次的优秀人才或团队支持计划行列;打造学术梯队,凝炼学科特色方向,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
三、组建原则
1.依据学院学科发展需要,优先凝练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功能材料与器件、环境治理与修复、生物化工新技术四个方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2. 为确保学院学科发展,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功能材料与器件、环境治理与修复、生物化工新技术四个方向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指定组建科研团队负责人对应为刘长辉、何则强、董萌、刘石泉,团队具体名称和方向由负责人组织论证。
3. 其它非四个方向团队可以按照学校要求自行组队,团队负责人必须具备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原则上必须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以上的经历。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应老、中、青相结合。团队成员一般5-20人(不能少于5人、多于20人)。
4. 专任教师45岁以下、教授博士必须进团队,但一名专任教师不得同时加入两个科研团队。
5.加入团队采取自愿报名和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相结合,在个人自愿找对应团队负责人报名的基础上,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上报学校。
四、支持措施
1.各类各级科研平台、项目、报奖的申报,由团队负责人把关,没有进入团队的人员,学院一律不推荐。
2. 学院优先支持符合双一流建设目标的科研创新团队,每年根据开展活动情况、成效给予一定活动经费,经费由团队负责人支配使用,具体支持力度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五、申报审批
拟组建团队负责人,按组建团队原则组织团队人员之后,向学院递交《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申请表》,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统一答辩,进行评审,并经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进行公示后立项建设。(刘凤娇供稿 刘石泉审定)
附: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申请表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2020年5月12日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申请表
一、基本情况 |
团队名称 |
|
研究方向 |
|
总人数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其他 |
|
|
|
|
|
负责人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职 务 |
|
职称 |
|
最后学位 |
|
身份证号 |
|
授予学校 |
|
联系电话 |
|
E-mail |
|
团队成员(不含负责人) |
姓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位 |
研究方向 |
团队中分工 |
签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前期成果情况(200字以内) |
|
三、研究内容方向(200字以内) |
|
四、三年建设规划(200字以内) |
|
五、三年预计成果(200字以内) |
|
六、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查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