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当前“三全育人”育人体系基本要求,将思想政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根据《湖南城市学院教师“三力”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湘城院发[2020]24号)文件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并试行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按照“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要求,深入挖掘各类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知识、能力、价值塑造有效融合到每门课程当中,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课程思政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内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建成3-8门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2-6名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培养1-3个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成化工、材料、环境类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教学资源库,制定体现课程思政目标和科学评价体系的教学大纲等。
三、基本要求
1.注重挖掘、激活、利用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
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工程技术、实验类专业课程要突出培育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树立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精神追求。
2.注重精准把握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重点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新发展理念教育,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和人生发展观。加强“三大文化”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专业职业素养教育,把专业职业素养教育同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职业道德、专业伦理、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在相关课程中渗透法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思维,坚定大学生的法治信念。
3.结合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实际建设好学院课程思政素材库
思政素材库包括时代楷模与身边的榜样、重大工程中的材料/化工/环境等问题、中国历史上在材料/化学化工/环境等方面的发明、创新与贡献、生产生活中的“材料/化学化工/环境保护”、我们的光荣使命等。每个学科、每个专业和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来建设好思政素材库。
四、具体实施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发挥学院优势,围绕课程目标、课程管理、教师团队建设、课程教学、教学考核等环节,分3个阶段分层分类扎实推进。
(一)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为培训研讨阶段
1.开展专题培训
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深入解读,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等的理解,帮助和指导教师结合具体课程挖掘思政元素。
2.组织专题研讨
结合基层教研室活动、党支部活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引导教师全面提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3.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组织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确立课程思政目标,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并能体现到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中。根据修订后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制作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教案),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明确体现德育内涵与元素、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融入学生学习任务。
(二)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为重点实施阶段
1.设立研究专项
拟选择化工原理、环境监测、复合材料原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等不少于1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结合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采取个人申报,学院立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的方式进行专项支持,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从教学团队、教学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展示等环节全面发挥示范作用。鼓励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加入课题研究小组,对具体课程进行指导,帮助挖掘课程思政案例。
2.形成建设规范
发挥重点建设课程示范作用,组织全院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建设。引导专业教师结合课程特色,挖掘梳理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努力制定价值导向明确的课程建设规范,研究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3.思政素材库建设
加强思政素材库建设,充分发掘和共享课程思政素材,将此项工作纳入教研室“五化”考核、教师“三力”考核等当中。
(三)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为总结提升阶段
1.加强教材建设
进一步把好教材选用关、管理关、建设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结合精品思政课程建设、思政素材库建设,尝试编写更多加强思想引领、兼具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的好教材。
2.持续丰富资源
制作一批高质量的授课微视频,强化在线课程建设。开展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库、示范教学课件、典型示范课程的评选工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将充满思政元素,具有德育功能,突出“三爱”教育的典型选树起来,充实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3.强化师德师风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养。组织教学观摩,将课程思政观测点纳入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评分细则。引导教师重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四有”好老师。
4.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素材库建设,适当时候进行素材库展示。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顾 问:袁志成
组 长:刘长辉、石清丽
副组长:贺国文、钟桐生、刘石泉
成 员:龙立平、董萌、黄毅、王锋、马德崇、张劲、孟维、刘湛军
2.强化工作考核
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
3.完善激励机制
学院支持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和立项。拟在院内进行20分钟以内的教学观摩,并提交课程思政案例库和修订后的教学大纲、示范教学课件,是对相应老师甄选“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的重要参考指标,学院将对相应老师申报金课和一流课程等进行优先推荐。组织开展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库、示范教学课件、典型示范课程的评选工作,对于优秀的教学资源,颁发奖状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020年3月20日